• 首页
  •   >   行知教育书院
  •   >   正文
  • 行知教育书院

    行知社团 | 霁研悦书会精选好书推荐

    发布日期:2021-12-08    浏览次数:

    推荐书籍

    书名:《儿童的世纪》作者:菲力浦·阿利埃斯


    全书分为三部分:儿童的观念、学校生活、家庭。该书旨在研究欧洲社会“发明童年”的过程。作者阿利埃斯通过考察四个世纪的绘画和日记,以及游戏、礼仪、学校及其课程的演变来追溯儿童的历史。自1962年初版以来,本书在西方史学界引起了极大反响,被视为儿童史和家庭史的奠基之作

     

    导读

     

    我们视“儿童”为理所当然的概念,并相信“童年”是人类社会与生俱有的。但从《儿童的世纪》中所揭示的西方历史来看,在16世纪之前的中世纪,“儿童”这个概念并不存在。儿童只是缩小版的大人,混在成人中间,和他们一起劳动、竞争、社交、玩耍。直到中世纪末期,儿童才开始与成人分离。可见,“儿童”的历史并不久远,它是随社会发展而形成的现代性概念。


    - 内容 -

    01儿童的观念

     

        “儿童的观念”这一部分,作者得出的惊人结论是:在17世纪之前,“儿童”这个概念根本不存在,我们现在所说的儿童在很长的一段时间被当作缩小版的成人对待。换句话说,在17世纪之前,成人根本没有儿童的概念,“儿童”这个词是随着人类社会发展慢慢建构起来的。

    成人对儿童的观念转变,有赖于宗教教化和社会的发展,我们千万不能忽视宗教在西方社会发展方面起到的促进作用。这种不把儿童和成人进行区分的杂处状态受到17世纪宗教教士以及上流社会有识之士的批判,他们逐渐认识到儿童是柔弱的、天真无邪的,所以需要和成人区别对待。这种认识直接催生了对儿童的教育和保护措施的发展。

     02学校生活

    最早的学校:混龄、不分年级、无纪律。这种把一大群儿童聚集在一起的社会机构当时称作公司,在13世纪这种学院主要的功能是收容无家可归的孩子和贫穷人的孩子,全部都是由社会资助者建立的。

    15世纪之前,儿童和成人没有很明显的区分,当时的孩子只是缩小版的成人,以“小大人”的形象出现在社会生活中。

    15世纪以后,随着人们对儿童认识的进步,即认识到儿童是软弱和纯真的,因此才萌发了要教育孩子的想法。

    03家庭

    在家庭生活的研究中,阿里埃斯得出同样的结论,那就是17世纪之前,家庭观念在西欧世界也不存在

    作者通过大量中世纪绘画作品研究发现,在14世纪之前的绘画作品中,经常出现的一个主题是劳动和手艺,不论是贵族还是贫民老百姓,概莫能外。他通过非常特殊的两类绘画作品,向我们展示了家庭观念是如何慢慢诞生的

     

    - 总结 -

     

    该书关键之处在于揭示儿童处于社会边缘地位。事实上,历史上有许多社会边缘群体,既受到男性成人的主流社会忽视和排斥,又被他们寄托以希望和梦幻,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女性和儿童。这就解释了一种矛盾现象:一方面,许多在成人中消失已久的服饰、玩具、游戏,却仍残留在儿童之间,他们变成了“被成年人抛弃的旧习俗的收藏者”;而另一方面,他们却又被视为是最新的希望。他们既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爱,又受到了从未有过的束缚,儿童从此必须在学校里服从越来越严格的纪律。

    值得补充的是:有人认为,阿里耶斯的研究带来关于儿童教育的哥白尼式的观念转换。以往的教育史和儿童史的研究往往是以下的推理:研究是将在历史过程中一直以实体存在的“儿童” 作为前提。正因为儿童是一种普遍的存在,探究儿童的秘密与历史无关,主要应该由是发展心理学和儿童心理学完成。即存在着普遍意义上的“儿童”,而针对“儿童”的育儿方法和教育方法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

     

    针对这种教育学、心理学领域里一般被接受的观点,阿里耶斯的研究力图证明:不存在普遍的实体的“儿童”,我们自以为不言自明的童年的形态,不过是历史性的、特殊时代的产物而已。 不必过分夸大阿里耶斯研究的意义,但是他的研究确实给予搞清现代社会中“童年”的形成和机制,以至于围绕儿童的整个教育的构成和机制一个十分重要的启示和线索,提供我们破解现代社会教育难题的可能性。

    这本书非常适合师范学子,同学们可以通过本书了解儿童史和家庭史,领会“儿童”这一概念,发现成人视角对儿童认识的局限性。希望同学们在阅读后能够对“儿童”及其发展有更多的思考和感悟,为以后的公司产品工作筑好尊重儿童的基石。

     

     

    beat·365(中国)官方网站-iOS/安卓版/手机版APP下载 版权所有  信息管理:党委宣传部  黑ICP备12004996号
    地 址:黑龙江省大庆市让胡路区西宾西路  邮 编:163712  Email:http://www.niceguyswithanedge.com/